解读“温故知新”――浅析新课标下高一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之一

http://www.guanggao6.com 03-28语文新课标[阅读:574次]

解读“温故知新”――浅析新课标下高一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之一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语文新课标,本站还有更多关于语文新课标内容,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新课标的文章。
正文:


福建福清第三中学 施雪琴

【摘要】《论语•为政》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温习,复习;故:旧的,指已学习过的。这句话大意是:温习旧的知识,从中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温故知新”用在今天的高一语文教学应该有更深层的意义,我以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旧知识,除了可以巩固并加深理解旧知识,使旧知识巩固化、系统化以外,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探寻、推知、学习、掌握新知识。
【关键词】高一语文课堂教学 初高中语文的衔接 温故知新
高一新生入学,环境、教师、学习伙伴、教材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甚至不知道如何学习语文。
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学段,由于教育需求、教学对象和教材等诸多条件的不同,高中与初中语文教学之间形成一个大的跨度。
为此,高一语文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应是如何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以探索一条适应高一新生学习语文的途径。
首先,我们面临的是如何进行初高中语文的衔接,所谓“初高中语文的衔接”是指保持、强化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习惯,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⑴
其次,我们又面对着新课标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即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鼓励学生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精神。⑵
而我们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时限就是――45分钟一节课,那么,我们将怎么办呢?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教学观念也在变,但语文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辅导者应是基本不变的。学生能否自主学习、能否进行合作学习,能否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取决于教师怎么去“教”,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如何去“学”。如果教师只是“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那么,学生所获的知识必然是枯燥的、僵化的,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更无造性可言。其次,教师宜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思索、探索。再者,新课改不是完全反传统,传统教育的一些优势应该得到继承和创新,如果我们能赋予传统的教学法――“温故知新”以新的诠释,在45分钟中课堂教学中,在不断探索新知过程中,引导学生加速新旧知识的联系,促成知识由无序向有序、由片断记忆向整体记忆发展,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相信我们能更好地在新课标下进行高一语文课堂教学。

既如此,何谓“温故知新”教学法?
《论语•为政》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温习,复习;故:旧的,指已学习过的。这句话大意是:温习旧的知识,从中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温故知新”用在今天的高一语文教学应该有更深层的意义,我以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旧知识,除了可以巩固并加深理解旧知识,使旧知识巩固化、系统化以外,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探寻、推知、学习、掌握新知识。
如此说来,我们又怎样才能在高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娴熟地运用“温故知新”教学法呢?
首先,教师应熟悉初中、高一课本每篇课文,乃至“精通”。钻研教材先以总体上掌握课文内容,对个别关键字、词、句要理解透彻。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脉络、段落的大意、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等,都要反复钻研、熟读、深思、理解、分析、力求准确掌握,对整篇课文力求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要了如指掌,真正做到“吃透、消化、融合贯通”。这样,讲起课来就游刃有余,自如地“温故”,进而“知新”。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灵活地运用“温故知新”教学法。如何运用呢?下文试着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循序渐进,挖掘深度
不可否认,初中教材的一些知识,由于受年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等局限,学生未必完全明白;另外,在高一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教材中一些比较重要的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却未能让学生一时认真研究思考就放过去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指引学生回过头认真研读,居高临下,深入挖掘。
教师依照教材的一定顺序,随着教学思路拓宽,依次点拨重要知识,层层深入地挖掘问题的本质,使学生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外向内、由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或螺旋式或阶梯式或递进式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此法常用于教师讲授揭示对象的本质,根源,发展的来龙去脉。
下面试以《我若为王》的教学片断为例展开说明:
讲析课文第五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所有的人们在我面前低头,鞠躬,匍匐”,为何“连同我的尊长,我的师友,和从前曾在我面前昂头阔步、耀武扬威的人们”也向“我”低头,鞠躬,匍匐?仅仅是因为“我”是王吗?可见众人什么心理状态?
在学生思考同时,引导学生回顾《范进中举》(初中)与《祝福》的片段:
《范进中举》吴敬梓(1701-1754)中:
①范进欲借盘费前往乡试,胡屠户骂道:“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②范进中举后,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③范进中举后,一个管家飞跑来报“张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说毕,轿子已是到了门口,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邻居各自散了。
引导学生回顾:众人与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缘何而起;胡屠户与众人听说张乡绅来了,为何要躲避。
《祝福》(写于1924年)中:
①鲁镇众人对祥林嫂悲剧故事无情地学舌,对祥林嫂额头伤疤肆意地嘲弄。
②卫老婆子说:“……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
引导学生回顾:被众人百般鄙视、千般嘲弄的祥林嫂,一旦沾上鲁四老爷的边,连她的烈性反抗也成了鲁四老爷的“功劳”,足见众人心目中鲁四老爷的地位有多尊贵。
于“温故”中学生渐渐明白了:从古至今存在着这么一群人,他们畏强凌弱,他们的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他们的劣根性是如此的顽固,顽固到20世纪初聂绀弩在《我若为王》中痛心疾首“为什么人们要这样呢?为什么要捧我的妻,捧我的儿女和亲眷呢?因为我是王,是他们的主子,我恍然大悟:我生活在这些奴才们中间,连我所敬畏的尊长和师长也无一不是奴才,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由此,学生才会更深切地感受到聂绀弩敢于直面现实,痛斥国民奴性,改进世界,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⑶
二、着眼基础,融会贯通
组织好课程内容,把最基本的东西讲精讲透,让学生通过经典内容的学习,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温故知新。
课堂教学中,又如何具体地运作“着眼基础,融会贯通”呢?下文试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a.梳理比较,区别异同,沟通联系。
于“温故”中,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内容上有联系、写作特点可作比较的文章放在一起来讲析,按照一定的要求寻求答案,得出结论。
教学中按比较对象的文体和内容,比较可分为同类比较、异类比较。同类比较:比较文体、内容、表现手法等相同或相似的知识,明确其中关系,提示其中规律性。异类比较:比较文体、内容、表现手法不同甚至相反的知识,提示其中的区别。

[1] [2] [3]  下一页

如果觉得《解读“温故知新”――浅析新课标下高一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之一》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