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温故知新”――浅析新课标下高一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之一

http://www.guanggao6.com 03-28语文新课标[阅读:574次]

解读“温故知新”――浅析新课标下高一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之一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语文新课标,本站还有更多关于语文新课标内容,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新课标的文章。
正文: 按比较的动机和目的,可分为求同比较、求异比较和层次比较。求同比较:即通过比较,提示比较对象的相同点,它注重求同思维。求异比较:通过对比,揭示比较对象的不同点,它讲求求异思维。层次比较:将不同层次的文章,特别是把学生习作与课文篇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从文章的劣优高下比较和风格特点的辨异,来提高学生的评析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按比较对象的时间和数量,可分为古今比较、单元比较。古今比较:将某些内容相关的古代、现代文章放在一起对照教学,探求文学发展的线索,开拓我们的视野。单元比较:将文体、内容或表现手法相同、相近或相反的数篇文章,组成单元,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类比,对比,以提高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总之,“温故”中的比较教学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按不同的划分标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无论怎样,从思维角度看,都离不开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一种是异中求同,寻求两者在文体、题材、内容、写法、立意、语言、篇章结构等方面的相似点,找出共同性东西;一种是同中求异,寻求两者在文体、题材、内容、写法、立意、语言、篇章结构等方面的不同点,找到差异性东西。
通过比较教学,以旧引新,以新带旧,籍此促进学生知识巩固化,明晰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下文试以讲析《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
我们可以把《装在套子里的人》与《变色龙》(初中)进行多角度比较教学:
从人物形象而言,《变色龙》奥楚蔑洛夫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从创作背景而言,《变色龙》作于1884年,《装在套子里的人》作于1898年。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在此之前,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进行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⑷
从小说主题而言,《变色龙》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装在套子里的人》通过对时间、怀旧、胆小多疑,极力维护现行秩序、恐惧变革的别里科夫的刻画,反映了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
从契诃夫创作风格而言,二者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截取片断平凡素材、平凡人物,加工成艺术的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客观地描绘和刻画,于平凡中见伟大,从中表现重要的社会内容。⑸
从小说的叙述方式而言,《变色龙》中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化的过程,绝不是无意义的重复,这是对人物性格层层展现的方法⑸;《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作者采用了从容不迫的,甚至看起来有点漫不经心的节奏,不动声色地开始了叙写,先概括性地描述别里科夫的衣、用具、住、行、待人接物、精神状态、语言习惯,再把别里科夫推到“爱情”的课题上,把笔触伸向人物内心深处,工笔细描般地刻画人物性格。⑹
通过一番新旧知识的比较,学生更加了解了契诃夫的创作风格以用《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批判意义等。
b.整理归纳,点拨启迪,构建网络
教材是由知识结构不同的单元组成的,但语文知识不是各单元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对结绝,所以,在新篇目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对同类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理清各类知识的脉络,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竖成线,横成序,形成知识网络,把学生学过的零碎的、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如我们在讲析《我若为王》文中的第二至五自然段时,把它与《拿来主义》的第八、九自然段进行一番类比,引导学生归纳出杂文语言的讽刺色彩:①作者把要否定的现象漫画化,以示其滑稽,令读者忍俊不禁之余,感受作者辛辣的笔触,感悟其战斗精神。②作者把准备批判的观点形象化,然后着重刻画它可笑可憎的面目,予以无情的否定,没有生硬的说教,读来生动形象,却又力透纸背。
又如我们在讲析《荷塘月色》时,可温习初中时学过的篇目:《春》(朱自清)《观沧海》(曹操)《小石潭记》(柳宗元),以及高一上册的《沁园春•长沙》中“看”字统领的诗句,启发学生归纳出写景文章的写作技巧,如:选择典型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虚实相生,高低俯仰进行描述;其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了多种感官感受使文字生动形象,当然,别忘对景物赋予作者的旨意。
还可以让学生运用归纳出的结论来写几篇习作,把从具体文章中构建的网络编织到他们自己的具体写作中去。
总之,通过归纳,构建网络,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标新立异,拓宽思路
“温故知新”这个“新”除了上文说到的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达到“巩固化、系统化”的水平,或者说达到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新水平之外,我们运用“温故知新”教学法,还想让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拓宽延伸,进而发展和深化学生对语文的个性理解,让语文学习“大”起来,美起来。
在教学中,我们自身也要克服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不按常规思索、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某一知识点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横向拓展,逆向深入,采用探索的手法,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便提高学生个性阅读的能力。
如《荷塘月色》中“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们可以试着以“蛙声”为知识点,来拓宽学生的思路。
且引导学生回顾辛弃疾的《西江月》(初中)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与闻一多《死水》中的“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再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评述:辛弃疾的“蛙声”,表达了辛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农事丰收的喜悦;闻一多的“蛙声”,有力地突出了死水的毫无生机,而且,青蛙的鼓噪不过是受死水恩赐后的无耻吹捧罢了;朱自清的“蛙声”反而增加了朱的落寞孤寂,此时的朱仍然愁思难脱。至此,学生自会悟出“蛙声”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不同作品不同心境下竟有如此玄妙的作用。
又如讲析《触龙说赵太后》中,且引导学生回顾《出师表》(初中)中:“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试想,刘禅怎么说也是一个皇帝,如何诸葛亮竟对他说“诚宜”“不宜”,虽说诸葛亮是“托孤大臣”,但这番语气,也可见诸葛亮的进谏或多或少有倚老示重之嫌。
再引导学生回顾《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借用来自家庭新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由近及远,由小及大地讽劝齐王纳谏除弊,足见邹忌的进谏是如何的循循善诱,小心翼翼了。
再来讲析《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一番家常,托幼子,说燕后,论历史,看似不着边际,实则步步围绕“长安君为质”这一中心议题阐明爱子必须为之“计深远”,不能使其无功而受禄,而要令其“有功于国”的旨意,触龙面对受内困外忧的赵太后,竟能如此的从容不迫地进谏,实在令人叹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如果觉得《解读“温故知新”――浅析新课标下高一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之一》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