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幼苗育成擎天树——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http://www.guanggao6.com 01-02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阅读:435次]

润物细无声,幼苗育成擎天树——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的文章。
正文:


大兴中学 王小丫

大语文教学不仅给语文科的教学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使三分课内,七分课外的成为现实,而且也给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另僻出新的天地,使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更多姿多彩。
一、潜移默化,移德育之花接教材之木。
文道接合历来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怎样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适时、适宜、适度地渗透于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得潜移默化之功呢?
㈠借诗歌之媒,传德育之魂。
诗歌音韵和谐,内涵极为丰富,是德育的最佳媒体,利用诗歌的特点,让学生于吟诵中感悟,在涵咏里熏染。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是民族文化的极致,蕴含丰富的德育因素,充分加以利用,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内涵的丰富,读之诵之,学生在吟诵中积淀、升华,情操得以净化,心灵得以熏陶,心胸自会开阔,情操得以陶冶。他们会为祖国山河的壮美而击节,为志士仁人的忧思而握腕,叹时光之长流不回,惜岁月更替之难改。哲理深蕴之篇,给人感悟,坦荡磊落之举让人敬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以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让人面对困难与挫折,陡生气象万千。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其志何甚恢宏,高远,“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其自信之忧何其逼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治国之道纳于语中,令人得以警醒。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即显旷达胸襟,又示真挚情怀,殷殷之情,劝勉之意,使人倍感温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面对历史让人感到一份沉重,感到一丝悲哀,不禁深思百姓何时才能成为世界的主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马喻人,让人感受壮士不服老,而继续发奋的跳动的雄心。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喜人的春雨,带给人间的不仅是惊喜。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一支乡村丰收曲让人为之陶醉。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友的情深深怎不让人解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仅是一幅江南初春图吗?从中获得的是哲理的感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报国的耿耿忠心,能因自身的遭遇而更改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那志向虽迭遇挫折而更坚定。“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也老翁别”唯有对人民的同情、怜悯,“座下谁人泣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志士仁人的心脉相通。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生机勃勃的春花是那么宜人,浓艳争春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别有洞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亦声势惊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凛冽的冬也给人一份火一样的情,“艳是春暖花开日”的“一丝暖意”。
㈡拟话题,设情景,作文以怡性。
“文章乃千古之大业,不朽之盛世”,写作即是抒发心情,是生活的体验,人生的感悟,借写作之手,阐幽发微即可显学生的真知灼见,又能暴露学生的思想,写作中出现不正常的心理,捕捉教育的契机,全在教师,见微知著,善作挖掘。
㈢读万卷书以广识见,积淀精神的精华
“书”不仅是“面包”,可以提供促进人生长的营养(当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给学生以积极向上,奋发向上;消极的、颓废的“病毒”也在借书的名头,伺机作恶,这就有教师见机在先,预设防火墙,或教给学生知识毒杀者的本领。即便是好书,也不能全盘堆砌于学生面前,尤其是今天,印刷业日新月异,电脑更是进入寻常百姓家,若是不加选择。一些投入,有可能不仅不起作用反而有害。)
书,是人类摆脱愚昧,步入文明的媒体,是千百年人类文化的积淀,是生命之曲,自然的华章。
捧起书即是捧起了一个世界,捧起了一段人生的历程,酸甜苦辣中品味人生的无奈,曲折,自在阅读中享受到世界的奇妙。
当然读书不可乱读,读书要讲究一定的原则:
一是有序。
初一有初一的书目,初二有初二的范围,初三有初三的打算,应梯次行进,步步提升,切合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凌节而起,拔苗助长,不随心所欲,任其自流。
二是适机。
什么时候投入什么,皆要有打算,有设计。选取恰当的机会,投入相关的书目,相关的文章,因人而异,因情而变,善于捕捉。
三要筛选。利于培养学生。
《丰乳肥臀》即使出自名家之手,然庸俗之气逼人,难逐铜臭之气,不应推荐给学生,筛选名家范本,精取大家之作,鼓人奋进,促人奋发,充满昂扬的曲调。
二在实践中增智慧,成就“大”些的人。
学生不能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想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就必需让其在生活中历练,不经风的鹰,难以皋翱九天,不事雕琢的玉,难以光华四射,金就砺则锋锥处囊便利,因此,作为语文深处活动无形中亦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上佳时机。
日记是学生人生轨迹的记录,喜怒哀乐尽可在此倾诉,因此也是暴露学生真实思想、真实感情的所在。教师应着眼一个“真”字,做“真”字文章,字字篇篇,去虚假,点点段段不矫饰,赞纯真良善疾虚假丑恶。虽片面不假以颜色,于循循中使之渐趋感悟,虽激动不妄加诋毁,于只言片语中加以诱导,使之平静。即不凌节而起,拔苗助长,亦绝不任其发展,干渴时留雨露惘然中指迷津。唐突时稳心神,摇摆时坚志向,犹豫时促奋进,忧闷时舒胸怀……
“情动于中,必然发之于外”有所思有所见。自会生情。课堂中教师应善于捕捉话题、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虚拟的生活中张扬个性,飞翔想象的翅膀,渲泻蓬勃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不为作文而作文,大处着眼,感知生活,掘出生活的底蕴,生命的真章。
一次野外考察,巍峨壮美的山峰,自会使人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风光无限,乐趣无限,让人珍爱生活。
脸上的皱纹是历史的苍桑,双眼的浊流是生活的风雨与老人的一段交谈,牵连出上古的神话。“历代兴亡多少事,尽在渔人话语中”,使人不自禁地感到历史的重负,肩上的责任,进而迸发出为民族为国家而奋起的豪情壮志。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乡村之行自会欣赏到花团锦簇,草长莺飞的美景,亦会见到“两鬓苍苍,十指黑”“力虽衰”的老妪,都市的气息在鸟儿敛羽间悄然流逝,时代的风情与此绝缘。“箪飘屡空”“家徒四壁”让人神伤,可贵的怜悯之情,会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降温,冷却一丝丝狂妄,注目生活遥远的思索,我们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玷污的灵魂经受一次次洗礼。
大海中的一次畅游,让我们尝试搏击风浪的甘苦。胜似闲庭信步,使我们的体魄得到锻炼,意志经受锤打。
语文是德育的最好的载体,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本身的德育资源,真正做到不仅教书,更要育人。当然这并不是要语文教师变成喋喋不休的老夫子。一切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文而异,造取恰当的时间,适宜的机会,巧借材料,融德育于其中,纳思想在其里,如春风化雨,于悄无声息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培养。
依据语文自身的特点,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妙加组合,巧于安排,精当点化,一切尽在不言中。“境界深处无琢雕,随意化成绕指柔。”当语文教师达到一定的境界,“无意中处处有意,方寸之间展才华”那么语文和德育才不是两张皮,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之作。“密不可分”的佳偶,天作之合,那便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德育教育的至高境界。

[1] [2] [3] [4]  下一页

如果觉得《润物细无声,幼苗育成擎天树——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