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浒传》主题的思考

http://www.guanggao6.com 01-02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阅读:185次]

关于《水浒传》主题的思考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的文章。
正文: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初中   吴云

《水浒传》被称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宝中之宝。经典中之经典”①,其成书过程复杂、内容充实,思想意义深邃让众多文学研究者因困惑而更生研究兴趣。对其思想意义,长期以来形成了“农民起义说”、“人民起义说”、“革命小说”等种种观点,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当我们用这些观点再去品读《水浒传》时,又产生了种种疑惑:说它是“农民起义”,为什么起义军的领袖中没有几位真正的农民?说它是“人民起义”,为什么梁山英雄每次动武之时都大杀无辜(实际上,这些人民中的份子并没有对他们的生命造成威胁)?  如果说该巨著不是此类小说,那应该怎样对其再进行定位呢?



《水浒传》评议质疑



一、是不是带有革命性?

大凡能够把某种行为称之为革命的,其行为的本身必带有反阶段性;而且,行为的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必让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有对统治自己阶级的叛逆。进一步说:革命运动的本身以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为最终目标,而且以革命的群体运用和平的或暴力的手段推翻统治自己的政权而成为新社会秩序的执行者为最明显的特征。然而,我们从《水浒传》中很难发现能够把梁山好汉的行为冠以革命性行为的文字。

单说这些英雄对朝廷的态度。除李逵这个人有胆量说“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外,其余英雄谁也没有此大胆。但是,李逵并非新生生产关系的代表者,也提不出什么革命的纲领,更不用说他参加梁山起义军②的目的了,他只不过是想让自己能够活得快活、自在罢了。且看他的言语:

“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宋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上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

“只是再上梁山泊倒快活!强似在这奸臣们手下受气!”③

原来,这位黑旋风只不过是想让宋王朝从“赵”姓改姓“梁山”,自己好如在梁山泊似的快活。即便是称他为唯一的革命者,然而他的话在起义军领袖宋江等的眼里,只不过是“醉话”而已,况且他就为几句话险些在众英雄面前掉了脑袋?也正因为这位革命者有“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之心,与宋江等英雄的心迥乎不同,所以为防止坏了一世“忠义”之名,在宋江将死之时他也把这个革命的火种给浇灭了。

再看梁山起义军的政治纲领。说它为纲领是因为这几个字是维系梁山众英雄聚义梁山的无声号令,那便是“替天行道,保国安民”。他们为什么要替天行道呢?在《水浒传》第7l回,作者特意安排了一场戏——菊花之会,在大会上,宋江说、唱的明白:

先看其《满江红》词一首: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青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数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原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大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再听其言:“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

文至此,我们不难发现,梁山众英雄聚义水泊梁山,只为替当朝天子行正道,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人民安宁,这种“替天行道,保国安民”的纲领毫无一点反叛“天子”之意。又见宋江对陈太尉言:“文面小吏,罪恶迷天……望乞恕罪。”原来,他们这伙人只是了除去皇帝身边的奸臣以便百姓能安安心受宋王朝统治才到梁山为寇的。又因为自己为寇,所以罪恶迷天,希望早日得到朝廷的宽恕!他们的“纲领”本身就是为保护统治阶级对自己的统治的权利得以顺利实现而制定的,这种十足的奴才纲领难道具有革命性?

他们的战斗更无什么革命性可言。且看这伙梁山好汉平日里都做那些事!

“原来泊子里好汉,但闲便下山,或带人马,或只是数个头领各自寻路去。途次中若是客商车辆人马,任从经过;若是上任官员,箱里搜出金银来时,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其余些小,就便分了。折莫便是百十里三二百里,若有钱粮广积害民的大户,便引人去公然搬上山,谁敢阻挡。但打听得有那欺压良善暴富之人,积攒得些家私,不论远近,令人便去尽数收拾上山。如此之为,大小何止千百余处。”即便是在受招安之后,他们也不过是成为了赵宋王朝一支普通的军队,为皇帝平了内乱、御了外敌。若是革命的队伍,手中又握有武器,怎止做这些“拦路抢劫,劫富济贫,保境安民”的行当!他们必如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等般地夺城池、夺政权!然而,梁山起义军从整体上看并没有此等革命行为,反倒是守着梁山水泊小心翼翼地与朝廷派出的军队战了几个回合,不断地捞得招安的资本。

如此说来,梁山水泊军从诸多方面来看,并不是一支革命队伍,众英雄聚众水泊粱山并不是以推翻宋王朝为最终目的。

二、是不是人民起义?

从对梁山好汉并非革命者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他们聚义梁山,并不是起义。在此,我姑且将他们在梁山泊与官军抗衡的行为称之为人民起义,以此来说说他们的人民性。正因为梁山起义军在首领层里没有几个象样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尤其是最高层里没有),所以我不同意游国恩先生的“农民起义说”观点④。我也不同意当前理论界业已定性的“人民起义说”,下面,我仅从原文中引出些关于杀戮的文字来说明我的观点。

杀戮是《水浒传》中最常见的场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杨志卖刀杀牛二……这些片断令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面对铺天盖地的奸臣毒爪,杀戮也许是唯一的选择。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生存的原则。但在《水浒传》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大量的“不该出手也出手”的情节。

李逵被专家门认为是《水浒传》中写得最生动、最惹人喜爱的人物之一,在我的眼里,这些黑旋风则为一部疯狂的杀人机器。江州劫法场一节,大肆渲染李逵的杀人:“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火杂杂地抡着大斧,只顾砍人。”“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颠翻的,不计其数。”“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头,都砍下江里去。”在三打祝家庄,征方腊等大小战役中,李逵继续扩大着他的杀人记录。死在他板斧下的百姓远远多于官兵,而数以千计、万计的百姓都做了李逵等英雄手下的冤鬼这一事实并没有引起评论界人士的注意,李逵仍如李逵般地杀着大量无辜的人民,宋江仍如宋江般地带领他的兄弟们下山去拦路打劫、劫富济贫,保境安民。

《水浒传》中写武松的段落是全书艺术水准最高的部分。血溅鸳鸯楼一节,武松固然发泄了身受遭害的怨恨,却连杀了19条无辜人命。“冤有头,债有主”这是英雄们的口头禅,杀张都监、杀蒋门神,确实是报仇雪恨。但是,那些儿童、女眷、丫环、厨师也该死吗?武松杀这些无辜者时是毫不留情的。手起刀落,把这后槽杀了,砍下头来,一脚踢过尸首。“先把一女使鬓角儿揪住,一刀杀了。……一朴刀一个,结果了。”这些多杀的无辜者个个惨死在如武松般起义军将士的手中,不是“《水浒传》并非人民起义”的有力佐证吗?

在英雄们的业绩受到毫无保留的赞赏的同时,少有人去注意那些无辜的冤魂。一部《水浒传》究竟有多少不明不白被杀的百姓?水泊梁山对老百姓而言,是祸还是福?有谁真正探寻过?

[1] [2] [3] [4]  下一页

如果觉得《关于《水浒传》主题的思考》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