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

http://www.guanggao6.com 01-02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阅读:661次]

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的文章。
正文:




    读书,贵在有疑,这是古今学者的共同体会和宝贵经验。目前,我们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应该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同样应该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 培养质疑解疑能力的重要性
    (一)读书有疑,方始是学。如果读一课书或一篇文章,什么疑问也没产生,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现,平平常常就读完了,这说明根本没有读进去,没什么烙印,没什么收获;反之,如果产生一大堆疑问,使你放不下书,这才是读进去了,收获也是大的。所以,古人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二)读书有疑,才能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种契机,是劈开书本这块“坚木”的一个缝隙和一把利斧。如果沿着一个个疑问思考下去,就会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三)读书有疑,方能有所创见,有所发现。宋代的哲学家张载读书时很注意质疑,他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别人都无疑之处看出疑问,才能有独创。(注)
(四)对疑之处,如能主动地去解疑,可以培养多种能力。问题出现了,要善于分析,需要理解、联想、想象等多种能力一齐配合。有些问题还需要细致观察,甚至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才能找到答案。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力、联想力、想象力、观察力等多种能力。当问题得以解决后,还需用正确、流畅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样又培养了组织语言、运用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解疑不但可以培养人的多种能力,还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自信心。
二、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一)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好问,但是刚开始进行质疑时,又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来,只会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这时,就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试着回答,很多问题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或回答的不准确,这时学生才明白原来自己还有很多问题不理解,只是没有提出来。问题没有提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学生的求知欲不强吗?是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吗?我想,不是的。究其原因,学生一定是不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怎样提问题,逐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1、从文章题目入手,提出问题
    在初读课文时,学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文章的题目,而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课题进行质疑,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在学生读完题目后我就问学生:“同学们,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就围绕“借”字来质疑,提出了:小壁虎怎么借尾巴的?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这几个问题。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经过调整这些问题的顺序也理清了文章的线索,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了,怎么借的,结果怎样。
    这样,经过训练之后,每当课题出现时,学生初步明确题意后,就会立刻产生谁?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此时,学生有急于了解课文内容的强烈愿望 ,为以后的学习准备了最佳的心理状态。
     2、概览全文,提出问题。
    初读课文后,学生概览了全文,可以提出一些不明白的词语和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只要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就要充分地予以肯定,还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进行全面的讲评。对一般常识性的或比较容易的问题可以在提问后及时解决。筛选出那些有思考价值的,和文章内容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可以先不做解决,留在深入理解阶段再进行解决。如在学习《温暖》一文时,学生提出“什么是激动”、“清洁工人为什么激动”、“深秋指的是什么时候”、“文章说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为什么说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这里的温暖是什么意思?”这样几个问题,“深秋指的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可结合当时的季节及时解决,而另外几个问题就要留在讲读阶段进行理解了。 
     3、深入阅读阶段,提出问题
    在深入阅读阶段,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质疑,但一定注意学生的疑点不能脱离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读一段文章想一想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开始学生可能提不出来,教师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试着回答,学生很有可能答不出来,这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的价值,提示学生注意这些问题的角度,指导学生模仿老师尝试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题。
    (1)、从内容的理解上教学生提问。如学习《两只小狮子》一文时,学生在深入阅读阶段,让学生再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这样学生经过仔细阅读,就提出“练功”是什么意思?“苦头”指的是什么?“生活的本领”指的是什么?“真正的狮子”指的又是什么?这样几个问题。如果弄清这几个疑点,课文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
(2)、从表达形式上教学生提问。如学习《秋天》一文,文章描写落叶飘落时的情景,用了一个比喻句“它们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让学生读一读这句,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就提出“为什么说树上的叶子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通过理解,让学生懂得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生动形象。
    (3)、从标点符号上教学生提问。如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一文时,描写狮子的样子一段最后用了省略号,这时,我就让学生观察这个自然段最后的标点符号是什么?启发学生想这里为什么要用省略号?学生经过思考就明白了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在这里就省略不写其他狮子的形态了,从而说明这些狮子的形态各不相同,这时,还可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在学习《小马过河》一文时,小马说:“有一条河挡住了,过…过不去”。这个句子中同样用了省略号,可表示的意思却完全不同了,这句要表现的是小马难为情的样子,不好意思说。
     4、课后练习时,进行质疑。
一篇文章,课后习题完成后,也应勿忘询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疑点,如果有,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进行解决。如学习《回声》一课后,让学生再次自由读全文,想一想,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这时,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再次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果然提出了“只有在桥洞里才有回声吗?”这样一个问题,这时,可让学生再次回到文章内容,结合回声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进行思考。
教给学生这些质疑的方法后,启发学生小到对文章的题目,对遣词造句,对标点符号进行质疑,大到联系全文内容进行质疑。经过逐步地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就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疑点的思考价值也会越来越高,学生的思维就会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创造性。
    (二)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